“产业兴则农村兴,农村兴则国家旺。”近期,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,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团田乡牢牢把握“学思想、强党性、重实践、建新功”总要求,聚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通过发展“指尖经济”,全力拓宽群众创收路。
据介绍,位于腾冲市最南端的团田乡,毗邻龙陵,龙川江流域的河谷气候为两岸石斛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,团田乡通过实地走访调研,结合“三到访”工作机制深入村组到群众家中访谈、收集意见等。最终明确立足区位优势,扶持、引导群众发展石斛加工产业,满足一批“故土难离”无法外出务工的“无业”群众的就业愿望。
“我年纪大了,做农活也不利索了,平时也没有什么收入来源。现在我身体也还好,不能给小辈们增加负担,在听说当党委、政府和村里要培训大家石斛加工,我就果断加入这个队伍里面。现在我在家门口就有活做,只要不闲着,每天都会有一点收入,还有闲钱给小孙孙买水果吃。”团田乡后库社区88岁的老人杨凤芹乐呵呵地说。
“以前我们寨子有很多人赋闲在家,没事就打牌、打麻将、讲讲这家的长处那家的短处、玩手机,时间一长就有很多矛盾,整个寨子风气都不好。自从乡党委政府倡导开展石斛加工后,大家都忙着石斛加工,基本看不到村里有赌博情况,闲人少了闲话也少了,村风民风都好了”。村民杨凤芹说。
据了解,团田乡通过建强基层组织堡垒,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以农户增收为目标,发展“石斛”产业链推动乡村振兴。成立了妇女互助小组,让村民们互帮互助,一起探讨石斛加工的方法技巧,提升技能,增加产量,共同发展。
另外,团田乡坚持以“党组织领办合作社”为抓手,聚焦石斛加工技能培训,积极争取腾冲市人社局的支持,联合培训学校到团田乡8个村(社区)全覆盖开展石斛加工培训班11期620人次,对各村(社区)石斛加工人员做培训及经验传授,通过一系列的举措,主动融入乡村振兴,为农户拓宽增收渠道,逐步形成农民有收入、家家户户共发展的良好业态。各村(社区)“两委”紧紧跟随乡党委政府的发展步伐,积极谋划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壮大,积极对接石斛生草供应商,形成村委会集中对接联系供应商,群众自愿参与的来料加工模式,为群众把好酬劳支付关,切实保障群众利益。
据了解,石斛加工每人只需投入约300元至500元的成本,用于购买烘烤施备、小铁夹子等;来料加工也无需交付押金,不存在投资风险,对专业技术几乎没有要求,收益还相对可观,紫皮石斛加工费为40元/斤—55元/斤不等,铁皮石斛加工费用为65元/斤—85元/斤不等,普通群众每月收益约2000元-3000元。“我利用闲暇时间在家里加工石斛,公司为我们提供鲜条,一个月能有2000多块钱,有时甚至更多,我等于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,既能照顾家里面又能挣钱。”村民黄大娘说到。
如今在团田,都能见到枫斗加工的场景,枫斗加工收入为好多家庭的子女求学、家庭开支立下了“汗马功劳”。为培植石斛加工“千万产业”,团田乡广泛收集民情民意,按照大健康产业发展思路,围绕市委、市政府打造健康之城的定位,带头坚持以“斛”为媒,广泛开展石斛加工技能培训,让石斛加工培训从无到有。截至目前,团田乡石斛加工培育本土师傅40人,带动老年人、残疾人等弱劳力和夫妻档从事石斛加工3000余人,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,石斛加工总收入达2000余万元,实现了石斛加工产业从几十万元的零星加工到整乡推进、系统管理的千万级产业的跨越,产业化、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,真正实现让老百姓将“指尖技艺”变成“指尖经济”。(李亚玲 杨弘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