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加快建设农业强国,扎实推动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振兴,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,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,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”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“深入群众、深入基层,采取更多惠民生、暖民心举措,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,提高公共服务水平,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,扎实推进共同富裕。”
在这几个月的驻南许村帮促工作过程中,我发现村里的公共基础设施还很薄弱,特别是公共道路建设与维护问题。在驻村伊始,我与村两委就商定了两个帮促项目,一个是建厂房,另一个便是修路。思路很简单,发展集体经济,完善公共设施。在现场调研村里通向梨园的产业路时,泥路旁一位坐在三轮车上的老大爷对我们说:“要想富,先修路!”村书记说:“这个道理谁都懂,今年修户户通的路花了集体很多钱,这条路还要缓一缓!”我犹为感触。在接下来的走访过程中,我发现村民的收入并不差,村里的特色经济农产品是梨,以前每个人口可以分到约5棵梨树。今年梨大丰收,村民在梨上面的收入,多的户主可以有10多万元。
村里的公共道路的建设与维护,还是要靠村集体。今年村里修了3公里的户户通路,总投资80万元,除了镇里补贴的1/3,村民筹集了18万元以外,剩下的大部分钱还是要村集体出。我们村中间有一条2011年修的主干道,目前已经是破败不堪,也需要村集体拿钱出来维修。这些都是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”以及“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”。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,提高乡村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,实现共同富裕,关键还是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:“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,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,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,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。”在往届扶贫队的帮助下,建成了粮食仓储厂房和农机厂房,也投资了一些厂房项目,每年有了一定的固定投资性收益;村里结合村情实际、地理特点培植了主导梨产业,目前“南许酥梨”已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但是在包装以及后续的深加工方面还比较薄弱。要想在梨上面获得更高的附加值,下一步还是要引进技术、市场营销等服务,发展村级合作组织,高科技种植,专业化运营。除此之外,还要加快闲置土地流转,提高现代化农机使用率,节约人力成本,提高生产效率;要盘活“三资”,合理开发利用,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,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。
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需要有一套有文化、有激情、有管理经验的村两委班子。不只是种粮大户才能种好地,村两委班子集体也能种好地。要坚持党建引领,鼓励村两委班子参与了集体经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,鼓励支持他们出去走走,参加相关业务培训,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。为了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,在激励措施方面,除了采取按劳分配原则发放薪酬,还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奖励,这样可以实现村两委成员报酬可持续增长。
(省委驻睢宁县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 陈勇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