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汇点讯 “江苏民政工作交出‘高分答卷’,在全国民政综合评估中再获优秀等次。”1月31日,记者从全省民政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,2020年,江苏民政事业各项指标领跑全国,表现抢眼,也意味着全省200万多万困难群众和千万民政服务对象有了更为坚实的保障。
“十四五”时期,是社会结构转型、群众美好生活提档升级的新阶段,民政肩负新使命。迈好第一步,保障再升级,江苏省民政厅厅长吕德明公布一揽子兜底保障、养老服务、基层治理方面的新举措,谋民生之利、解民生之忧,促进民生福祉新提升。
分层分类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
基本民生保障体现的是人民生活的底线水平,影响共同富裕的进度、成色和质量。如何高质量兜牢他们的基本生活,保障低收入群体共享发展成果?
无锡市副市长周常青介绍,无锡在全国首创“三项机制”,破解重大病致贫返贫这一全国性问题,其中“中低收入居民疾病医疗自费支出救助责任保险”已覆盖全市60万户中低收入家庭,无锡村民因大病住院医疗个人负担平均减轻27.1%。去年还首次实现低保、特困供养标准大市统一、城乡一体,惠及困难群体8万人。
据统计,截至2020年底,江苏以设区市为单位已全面实现低保标准一体化,平均达到771元/人月,最低达到610元/人月。全省255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中,有89万人通过低保和特困供养实现兜底保障。
今年,江苏将按照上年度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0%—40%,制定当年度低保标准,并重点落实“单人保”、就业成本抵扣、收入豁免、缓退渐退等政策,保持兜底政策总体稳定,做到应保尽保、应兜尽兜。
各地还将加强政策供给,将低收入群体、支出型困难群体纳入保障范围,形成救助梯次。今年,省民政厅将制定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办法,完善急难型、支出型临时救助制度。各地将继续创新救助方式,深化温情社会救助改革,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,完善“物质 服务”综合救助机制。通过“线上 线下”“网络 网格”,完善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,实现“政策找人”和“送政策上门”。
3万户家庭适老化改造
“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少、布局散,怎么办?扬州从顶层设计入手,提出建设‘颐养之城’。”扬州市政协副主席、民政局局长王振祥介绍,到2022年,扬州40%的社区要建成颐养社区。根据规划,当地在大型生态体育公园周边土地出让中配建20%以上养老服务设施,在出让地块规划中配建30%养老服务设施,探索家庭病床服务模式,在街道、社区建设一批嵌入式养老机构,构建城区“10分钟”养老服务圈。同时,《扬州市颐养社区建设指南》已制定实施,成为省内出台的第一个地方养老社区建设标准。
江苏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,截至2020年底,江苏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5万人,占户籍人口的23.6%,比全国高5.24个百分点。而且老龄化与低生育率、少子化并行,老年人口将持续快速增长。五年来,全省新增养老床位16.3万张,总数达到74.3万张,每千名户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从35.2张增长到40张,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.82万个、街道日间照料中心589个,每年为200多万老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。但性价比高、普惠式养老服务供给仍然不足,优质床位“一床难求”。例如全省护理型养老床位已达27万张,但与近131万失能失智老人护理需求相比,还存在很大缺口。
“十四五”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“关键窗口期”,民政部门将突出优化养老供给结构,改造提升普通型养老床位。今年底,全省护理型床位占比要不少于64%。南京、苏州等地试点的家庭照护床位将向更多地区推广,全省还要完成3万户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。
江苏农村老龄人口比例高出城市4个百分点,“未富先老”“未备先老”在农村尤为突出,今年将重点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,改造提升100个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。启东市民政局局长陈玲介绍,当地8家农村敬老院已全面完成转型升级,并全部设立医务室,入住老人均能享受医疗服务。因为服务优质,价格亲民,周边300多名农村社会老人选择在敬老院养老。启东还在省内首创利用闲置乡镇卫生院改建护理院,建成7家医养结合型养老院。
当前护理人才短缺仍然是制约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短板。据调查,全省共需养老照护人员33万名,目前仅有6.13万,缺口很大。今后江苏将鼓励院校开设养老服务二级学院,增设养老相关专业,全年要培训养老护理员不少于4.5万名,鼓励发放月度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。
改造新建30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
“在灌云县,所有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面积均达1000平方米以上,‘大门常开、场所常用、活动常办、群众常来’,电商直播、阳光调解、爱心资助、村史馆等特色功能室深受村民喜爱。”灌云县民政局局长庄占忠表示,新型农村社区不仅要提升硬件,治理能力也要同步升级。当地引导新型农村社区村组微自治,成立“新村容宣传组”、“陋习巡逻劝导组”、“公共空间占用纠正组”等自治组织,激发群众自主参与新村治理,破解农村公共空间治理难、村民习惯改变难等难题。
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。全省共有21373个基层自治组织,其中村委会14045个、居委会7328个,这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、巩固基层政权的主阵地。全省还有9.7万家社会组织、6.58万专业社工、1628万志愿者,这些都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头活水。苏州市民政局局长蒋亚亭介绍,疫情期间,仅苏州就发动1000多家社会组织、1500多名专业社工和60多万名志愿者下沉社区,提供居家隔离服务和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。
新的一年,按照每百户居民不低于30平方米的国家标准,全省将改造提升和新建30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。各地还将建设乡镇(街道)社会工作站,破解基层民政经办力量不足、专业服务水平不高等难题。“一季度,常州将先行试点建设20个社会工作站,年底实现全覆盖。”常州市民政局局长王莉介绍,常州还要探索社工领军人才下乡,让公益服务下乡常态化,开发多样化公益产品,为群众提供专业的养老、为小、助困等社会服务。
新华日报 · 交汇点记者 唐悦